关灯
护眼
    现在大唐正与高昌国开战,如今陛下竟召集他们商议对吐蕃开战,实在是有些心急......

    白起凝视着眼前的吐蕃地形图,思考推演其他的可能。

    杨恭仁与李靖也在思考。

    历史上吐蕃可以说与大唐前后争斗几百年,即便是唐太宗李世民与武则天都拿吐蕃没有办法。

    更何况是李元景刚刚登基。

    李元景坐在龍椅之上,看着众武将面露难色,不禁有些皱眉。

    难道是自己太过心急?还是要再等两年吗?

    大唐确实能在内兴建国家一级工程,对外与高昌国开战,可无法再抽出手,进行三面战场这李元景自然是知(b)道。

    白起身形一动,随后转声道:“陛下!大唐对吐蕃实在是不以开战......”

    白起话音刚落,所有武将纷纷赞同,即便是杨恭仁与李靖也是如此,李元景内心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但!

    白起又说道。

    “不可开战,但不等于不可备战,臣建议陛下,命人靠近青藏高原,寻一僻静之所,进行练兵!”

    白起眼中泛着精光,吐蕃最强的只有一件,便是地利优势,吐蕃人不会有高原反应,而大唐军队绝对会被高原反应拖垮。

    杨恭仁与李靖顿时明白,白起打着什么主意,那自然是让唐军适应吐蕃的高原环境,到时候开战自然......

    李元景更是眼前一亮,怒拍了一下龍椅把手,好一个不可开战不等于不可备战。

    其他几位武将也是云里雾里,好像抓到什么又没抓到......

    李元景终于发现,大唐不缺猛将,缺的是帅才。

    这时李靖又站出来说道:“陛下!臣其实有一计,需等大唐军队攻下高昌国后、还有大唐军队适应高原环境后方可实施。”

    大唐与吐蕃开战必须要天时地利人和。

    李元景点了点头道:“讲!”

    “吐蕃驻军分别在,西域吐谷浑以南,长安以西的陇右,川蜀的西北,其中历来与吐蕃开战全在吐谷浑以南和长安以西,至于川蜀么几乎没有......”

    李元景看一眼地图上川蜀西北的位置,随后沉吟说道:“你是说从川蜀发兵,直捣吐蕃内部?”

    “正是!”李靖自信回道,他看了一眼白起面带笑意。

    白起也想到此计,不过没说,随后也是附议赞成。

    杨恭仁更是频频点头,“此计甚好!出其不意,若是能够在吐谷浑与陇右吸引住吐蕃主力,让他们把川蜀的兵力调走,如此把握性更大!”

    太极殿内,众武将们你一言我一句,便将对吐蕃的大体军事方针定下。

    李元景嘴角勾起一抹冷笑,吐蕃朕早就想灭你们了,不说别的,就说吐蕃趁火打劫那可谓一流。

    “白起!”

    “臣在!”

    “朕命你领兵,任命昌州大总管,统帅五千兵马,潜入青藏高原进行厉兵秣马,适应青藏高原环境,切记决不可惊动朝廷内外,随后朕还会陆续分批派兵到你麾下!”

    “臣遵旨!”

    众位武将满是羡慕,李靖与杨恭仁更是苦笑,昌州乃是川蜀西北的一个小州,如今派白起前去自然是摘获最后果实。

    当然,白起领兵潜入昌州最好不过,平日里白起闭门谢客,极少有人注意白起动向。

    反倒是若派李靖、杨恭仁前去则会打草惊蛇,长安三教九流汇集,难保没有吐蕃探子,李靖与杨恭仁一举一动想必都在他们监视之中吧。

    李元景站起身,环视众人眼神散发威慑之意,沉声说道:“此次密议,并未对吐蕃开战,只是备战,殿内事情还望不要说出去!”

    高昌国战事尚未结束,这件事情要是泄露出去,不止朝廷文武百官要谏言,那吐蕃恐怕就要逼急了发兵攻打大唐,到时候大唐可是两面受敌。

    “是!陛下。”

    众将感觉陛下眼神锐利如刀子刮过众人。

    -

    求鲜花!求全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