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“秦桧.....”

    朱元璋仔细的打量着眼前的秦桧。

    就见他留着短髭(zi),体型偏胖,与史书中的形象稍有不同。

    但依然能从他的眉目中看出城府深沉的影子。

    对于秦桧,朱元璋深有了解。

    秦桧出生在当时,宋朝还算好的家庭,父亲曾做过玉山县令、静江府古县县令。

    幼年聪颖过人,在学业上颇有天赋。

    在未做官之前,秦桧早年曾在私塾当过先生,后因不满足于这样平淡乏味的生活处境,便决定去考取功名。

    “若得水田三百亩,这番不做猢狲王”!

    在秦桧初入朝堂之后,他表现的和一般有气节的文人一样,极力主张抗金。

    反对割地赔款,认为面对南犯的金军不宜显示出太怯懦的态度,这样反而会让金军轻看我们。

    但靖康之耻把大宋钉上了耻辱柱,也让秦桧彻底扯下了遮羞布。

    1126年,靖康之变时宋徽宗、钦宗被金国所俘,北宋因此灭亡。

    康二年(1127年)秦桧随徽、钦二帝一起被金军拘往北方,后秦桧屈服于威逼利诱,转而见风使舵。

    秦桧被金太宗赐给其弟挞懒(完颜昌),先充“任用”,后任命为“参谋军事”。

    秦桧随之脱胎换骨,成功的由曾经强硬的主战派,蜕变为一个软弱的主和派。

    从此以后,秦桧气节全失,开始在无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

    建炎四年,秦桧竟然携家眷在金军的眼皮底下,毫发无损地逃回到了临安城。

    靠着一番巧舌如簧,成功的得到了赵构的赏识,从而平步青云,位居宰相。

    之后岳飞主张北伐,迎请二帝还朝,而秦桧却主张议和,因而猜忌岳飞,在宋高宗赵构面前进献谗言。

    在得到赵构的默许后,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杀害!

    不过此时此刻的秦桧并未经历靖康之耻,因此,现在的他还是一位有气节的文人。

    见朱元璋在听到自己的名字后沉默不语,秦桧抬眼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朱元璋,开口道:

    “禀天王,小人奉吕知府之命,前来请求天王回江宁府,检验已经建造完成的皇宫。”

    “嗯....”朱元璋轻轻点头。

    “吕知府似乎很看重于你啊!”朱元璋意有所指道。

    秦桧此行虽然只是一个送信之人,但是,这却让他获得了与自己对话的机会。

    这是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机会。

    但吕由诚却将机会留给了秦桧,由此可见吕由诚对于秦桧的看重。

    闻言,秦桧面向朱元璋揖礼道:“回天王,吕知府与我岳丈家颇有渊源。”

    “小人本是前朝太学学正,自从天王覆灭大宋后,小人便得吕知府收留,在此手下做事。”

    “吕知府教了小人许多,也算得上是小人的半个夫子了。”

    夫子(即老师)

    秦桧深知现在的自己,应该对朱元璋完全坦诚,而不是有所隐瞒。

    “好了,你先下去吧!”朱元璋挥了挥手。

    “是,天王,小人告退!”

    秦桧躬身行礼后,随即面向朱元璋朝大堂外退出一段距离后,这才转身快步离去。

    望着秦桧离去的背影,朱元璋不禁在心中感叹道:

    “此人果然机敏,很会揣摩人的心思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此人就是一把利剑,若是用好了,便能解决不少麻烦,反之可能会使得朝局动荡。”

    收回纷乱的思绪,朱元璋看向朱武道:

    “军师,吩咐下去,不日将启程返回江宁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