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    最终的结果是温南接手了江南第一钱庄,温南也没有为难温中新,好歹是给他留了一口饭吃。

    只是日子没以前那么好过了。

    从那以后温中新没个主心骨,也没有了钱,整个人愈加颓废,又害怕温南处处为难。

    他将手里仅剩的沈卿的嫁妆全部归还。

    包括温府。

    温南也没有失信,她果真将温府改成了沈府。

    震惊一时。

    温南扩大产业。生意越做越好。

    转眼也到了陆晏清同张如玉考试的日子。八月桂花香。乡试正在八月。

    大清早温南就给陆晏清同张如玉两个人准备好了所有的东西,他们要进考场在此期间,不能出来。

    干粮,水什么的都得准备好。

    陆晏清倒是不怎么紧张,可是温南忙上忙下。把人送进了考场。

    接下来就是等。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。

    到了天了,温南等在门口,周围人来人往,都是等着考生。

    温州城也来了,他瞧了瞧温南,又看了看还没打开的门,贡院门还没开,他们早早就等在这里了。

    “阿姐,姐夫能考得上吗……”温州城小声嘟囔。

    按照原剧情……他是能考得上的,不出意外还是第一名。

    解元。

    温南歪头她道“能吧。”但是眼睛里面都是坚定。

    温州城想了一下,姐夫虽然人不怎么样……天天跟他抢阿姐,可是在学堂书念的不错的。

    否则也不能教张如玉还有他。

    贡院门一开,里面的考生涌了出来。

    人很多,温南拉着温州城站在人少的地方,就跟以前每一次一样,她都站在角落,靠墙边的位置。

    陆晏清出来就看见她了。温南一手牵着温州城,走上前看着陆晏清她歪头“夫君辛苦,我们回家。”

    她声音没有什么弧度,她也没有问陆晏清考的怎么样。

    但是陆晏清知道,她对他有信心的。

    张如玉的父母在外面等着,他们今日回去就不用等张如玉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考试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结果,陆晏清一如既往在书房看书。

    入秋了,稍微有些凉。

    那一天温南坐在书桌前,看着陆晏清给她布置的字帖,她烦躁的揉了揉头发。

    她就不应该…让陆晏清教她。温南烦躁的动作落进了陆晏清的眼睛里。

    他伸手捋一捋温南的头发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?不愿意写?”男子的声音仿佛如同山间的流水一般。

    “怎么会,我愿意写的。”温南脸上浮现出笑意,看着陆晏清一脸乖巧。

    陆晏清有些想笑。

    他轻轻揉揉揉温南的头发“休息会,明天写。”

    他知道她不想写,她不承认,那他换个法子让她休息。

    她这些日子也很累管理钱庄。经常忙到半夜。

    日子逐渐富裕起来了,但是他想着他再努力一些,她也不必那么辛苦。

    外头传来了敲锣打鼓的声音,吵杂一片,莲花村闹开了花。

    村长喜滋滋的带着一群官员走进了温南的屋子。

    陆晏清考中了,第一名解元。

    莲花村喜开了花。莲花村贫穷的很,从前没有钱,如今因为温南全都种植小龙虾,虽然供货给温家。

    但是远比之前种小麦要赚的多。渐渐的也有些富裕了,在家里都装饰一番。

    莲花村已经不是从前贫困的莲花村了,甚至已经比周围的村庄还要更富裕不少。

    现在又出了个举人老爷,可不令人欢喜?

    同村村长的儿子杨生也中了,张如玉也中了。

    只是没有获得什么好的名次。

    接下来还有春闱。

    温南一家在沈老王妃的建议下,在沈老王妃名下的宅子住下了,但是温南给了钱的。

    沈老王妃哪怕不要,温南也是硬生生的给了。

    坐上马车了一天,张如玉同去了。温南也有钱了,租了一处大别院。

    沈老王妃直接连王府都不回了直接住进了温南的院子里,温南也不租了,直接把院子买了下来。

    京城的院子说买就买…也就只有温南了。

    陆晏清同张如玉还得参加会试和殿试。

    温南也趁机在京城扩大的产业,日子越过越好。

    很快就进入了京城的剧情,如今的朝廷是一个颓废的朝廷,已经腐朽不堪。

    陆晏清很快就会发现这个朝廷不能为他所效忠。

    陆晏清参加了会试赢得了第一名后又参加殿试夺得榜首。

    那一日陆晏清身上穿着状元袍,坐在高大的马上,走街串巷。

    连中三元……乡试,会试,殿试皆为榜首。

    在此期间,也有不少御医上门,给陆晏清医治腿。但是要想完全恢复,还要花费一些时间。

    陆晏清有了品阶。陛下亲赐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,而榜眼和探花则为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。

    日子是朝上走的,可是陆晏清回来的越来越晚,每每在书房一呆就是一大天。

    后来陆晏清说乱国入侵,朝廷准备割三座城池,不愿意应战。

    朝廷中分为两人。

    上门拜访的人也越来越多,都是是想要拉拢陆晏清。

    夜晚,陆晏清回来的时候房间的蜡烛还没有熄,他洗漱过后小心翼翼的躺在床上。

    温南转过头来,她向着陆晏清怀里轻轻拱了拱。

    陆晏清垂眸,过了那么久了,他还是不能适应温南的各种接触。

    每回都如第一次一样……心跳加速,耳尖充血。

    科举后的陆晏清入朝为官,这个时候他才能发现朝廷的腐败不堪。

    壮志未酬一心为国为民的少年终究是深陷其中。一面为百姓担忧又一面难以抉择。

    心中的信仰叫他没有办法背弃国家。

    可是一个不能护着百姓的国何能成家?

    温南没有说话,她就躺在陆晏清的旁边。

    少年褪去了从前的青涩,眉宇间多了几分成熟。他已经不是从前那个青涩的少年郎,如今也可以独挡一面。

    这一年好些日子,府中都有人过来拜访。

    将军府的公子来了好几次,每次都是同陆晏清聊到后半夜。

    第二年的冬天。

    陆晏清回来,他在炉子边将自己身上烤热,他坐在床边长时间无言。

    温南从他进来的一刻就知道了,她早就醒了。

    她仿佛有所感应似的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女子歪头询问。

    男子抬眸“我要造反…”

    温南突然就笑了,她知道他究竟经历了怎么样的心里挣扎,才做出了这个选择。

    这一年以来,边关战事连连,朝廷不管不顾,朝中重臣奢靡享受,没有把百姓放在心里。

    早就死了不少人,浮尸千里…血流成河…

    陆晏清有些摸不准温南的心思,他说他要造反了,她没有愤怒也没有觉得惊慌。

    反而笑了。

    女子俯首在他耳边道“夫君心怀天下,若又有治国之理,大可放手去干。我永远都会同你共进退。”

    第一个月,陆晏清就辞了官,一家人搬了一个谁都不认识他们的地方,沈老王妃举家搬迁。